三年前,也是冬天。一个骨瘦如柴的女人来到我家门前。她头发蓬乱,脸色苍黄,穿着一件空荡荡的破旧花棉袄,和一条褪色的灰布裤子,手中提着一个白布口袋。她轻轻推开我家虚掩的大门,缩缩瑟瑟地探进头来。我正站在窗口。
“太太,我不是叫花子,我只是要点米,我的孩子饿得直哭!”她没等我回答,就自我介绍下去:“我也是大学毕业的。哪,你看。”她抖着手由内衣口袋中掏出身份证来,“这上面都写着的,这是我以前的照片!”由于好奇,我接过她的身份证。那是一个富态的中年女子的照片:光亮细碎的发鬈,整整齐齐地贴在头上,淡淡的双眉,弯在那一双满足的眼睛之上,衣襟上还盘着一个蝴蝶花扣。
我端详着那照片的时候,她就一个人絮絮叨叨地讲了下去:“我先生坐了牢,我就一个人带着四个孩子,饱一天,饿一天。我替人洗衣服,付了房钱,喝稀饭都不够!孩子们饿得抱着我哭,我只有厚着脸皮出来讨点米。我只要米,不要钱,我不是叫花子,我是凭一双手吃饭的人!太太!唉!我真不好意思,我开不了口,我走了好几家,都说不出口,又退出来了!我怎么到了这一天!”她撩起衣角来拭眼泪。
我将她的口袋装满一袋米。她抖动着两片龟裂的嘴唇说道:“这怎么好意思?您给我这么多!这怎么好意思!谢谢,太太,我不晓得怎么说才好,我——我直想哭!”她淌着泪背着一袋米走了。
三年后的今天,我又看见了那个女人。她正站在巷口一家人家门前,我打那儿经过。她皱缩得更干更小了!佝偻着背,靠在门框上,脸上已经没有三年前那种羞怯的神情了,咧着一嘴黄牙,阴森森地笑着,用一种熟练的讨乞声调高声叫道:“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只听得门内当啷一响,是金属落地的声音,接着是一声吆喝:“一角钱拿去!走,走,谁叫你进来的?你这个女人,原来还自己洗洗衣服赚钱,现在连衣服也不洗了,还是讨来的方便!”
那女人笑嘻嘻的:“再赏一点吧,太太,一角钱买个烧饼都不够!”“咦,哪有讨饭的还讨价还价的? 走,走,在这里哼哼唧唧的,成什么样子?”那女人的嘴笑得更开了:“再给我一点就走,免得我把您地方站脏了,再多给一点!”
呯地一声,大门被踢上了。那女人回过头来,冷笑了一声,然后漠然望了我一眼。她已经不认得我了!
作品解析
拿到材料,我嘀咕,不长,几乎有些短。聂华苓比较陌生,依稀记得在人教版上读过她的《亲爱的爸爸妈妈》。其他几乎是一片空白了。到了宾馆,也只能反复阅读材料,首先借助带来的现代汉语词典解决一些字词,我意思比较模糊,读音拿不准的一一查明,记在旁边,结合阅读课文默记,必须在课堂上随时说出它们的意思。
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三年前与三年后所见到的同一个人的不同境况、不同的嘴脸、不同的感受,一个女大学生从以乞讨救急到以乞讨为生的蜕变过程,是一个人人格尊严丧失的过程。人格尊严被不劳而获完全淹没了,变得一无所有了。对人物作了极具细腻的外部描写,动作、肖像、语言、神态,对比鲜明,人物跃然纸上。细腻的外部描写为的是展示人物的心理世界,展示人物灵魂蜕变的轨迹。“我”的情感变化比较含蓄,作者在冷静的描述中融入自己的感受,内心那种无法言说的感叹只是在文章最后一句得以宣泄,也仅是这一句故事就戛然而止。
文章的标题也是意蕴丰厚的,似乎与故事并不搭界,但却耐人回味。为什么说人“少”了?少了什么呢?为什么不说“又少了一个人”呢?为什么还要加上一个“又”呢?原来是字字珠玑啊!主题暗含其中,作者的情感凝聚其中。
简短的故事内容,两个场景的相互映衬,对比式的故事结构,回味无穷的结尾,这些都值得去细细品味。
晚饭结束回到宾馆已是差不多8点了。我很快地套用我关于《台阶》一课的设计,都是短篇小说,只是一长一短。我想这样的课必须是素课,纯语文的展示,必须层次清晰,脉络分明,有语文味有文学味。初步的板块就这样定下来:一、读课文,说故事;二、读课文,评人物;三、读课文,赏美点。
框架定下来,剩下的还是读文本。重庆电视台在滚动播放着一个刘翔做的关于汶川地震纪念活动的公益广告。他的话很能打动和感染人,我把它记在本子上:灾难让我们成长;大爱与大灾同在。第二天就是5月12日,是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
还是读文本,把读到一点点的收获都随手记在本子上。时间划过了9点、9点半,本子上的内容越来越多。关于人格尊严的名言,能写下的都写下了,不知道是谁说的,都是哲人吧;洪战辉那段关于苦难经历的名言,写不全,能写出大概;教学中需要提醒注意的细节……需要不断挖掘,需要不断整合到三个板块中。过了十点,还不想把教学设计成文,必须先睡觉……辗转反侧,迷迷糊糊……上公开课其实已经不是什么大事,但这样的上课还是很磨人。
早晨5点,准时做好了洗漱工作,提醒自己必须将教学设计成文了。
课前活动:同学们,今天,5.12,是个特殊的日子,去年的今天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记忆犹新。下面和老师一起大声说出我们对灾区同学灾区人民的祝福:灾难让我们成长!大爱与大灾同在!祝福汶川!祝福中国!
导语:下面我们一起学习台湾女作家聂华苓的短篇小说《人,又少了一个》(板书)。读书可以让我们认识很多人,老师对台湾的这位女作家知之不多,我也是在读了她的《亲爱的爸爸妈妈》对她有些印象,这篇文章收入了人教版的初二教材。
大家快速的阅读课文,把你读不准、不理解的字词圈画出来。学会使用工具书解决;请同学写到黑板上共同解决。
(没有一个孩子有工具书。我补充说,学会向工具书学习,可以为我们的学习打开一扇门。)
第一板块:读课文,说故事。
学生活动:1、再读课文,把你读到的故事说给同桌听;2、指明一同学复述,同学评价;3、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教师活动:相机点拨、补充。
(这一版块很顺利,学生把握文本能力很到位,比预想时好得多,增加了对一句话概括的生生评说活动。我感觉我的概括都没有那位小女生精致。)
第二板块:读课文,评人物。
过渡: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反映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这篇小说中出现了三个人物,“我”、女大学生、一个未路面的人。
铺垫活动:“我”的作用;第一人称叙说故事的好处。
重点活动:紧扣课文内容,评说女大学生
分析人物中初步把握文章的主题:人格尊严已经被不劳而获淹没得一无所有。(追问:人格尊严在你饥饿时不能填饱肚皮,在你寒冷的时候不能给你温暖,对于一个人来说真的那么重要吗?)
适时说出名人名言:尊严虽然不是美德,但却是许多美德之母。人的尊严比金钱、地位、权势,甚至比生命都更有价值。
(这个环节没有拘泥我的预设,站起来回答问题的女生分析太在行了,观点加文本例证,娓娓道来,还有两位同学相机补充。可以预见这个班学生的阅读功底。)
第三板块:读课文,赏美点。
过渡:这篇小说篇幅短小,却撼人心魄,有很多美点值得细细玩味。让我们去读课文,用一双慧眼去发现。
这个灵魂蜕变的女大学生之所以如此真实,与作者调用了多种人物方法是分不开的。从全文的角度看,作者写了三年的她和三年后今天的她,很显然本文的最大特点是:别具匠心的对比。
(提问式由对人物的塑造自然过渡到对比手法的赏析)
第一组:
三处肖像;前后的动作、神态、语言。重点把握人物语言,指导学生品读语言,读出人物的内心。
追问:
1、三年前,这位女人絮絮叨叨中说得最多的是什么,哪些句子?传达出怎样的心情?(我不是花子;我怎么好意思……)三年后她重复最多的又是什么?是什么让她变得如此直白与赤裸裸?(再多赏点吧……)
2、三年前“我“从”脸上看到最多的是什么?(羞怯、泪水)三年后“我”看到的又是什么?(笑、漠然)
(这一环节感觉学生的回答有些零散,适时对肖像描写做了点拨细化,语言描写指导学生对比朗读文段体会心情,腾出时间让学生自读体悟。)
第二组:“我”情感的变化(比前一个稍有难度)
教师铺垫:分别在“她淌着泪背着一袋米走了”和结尾“她已经不认得我了”后面加上一句话,这句话就是《最后一课》中的“可怜的人啊”。让学生体会这个句子在不同情境下的不同语意,从而把握的“我”的情感变化。
(小男生比我预想中的要好,他从描写的角度说,我的情感变化是对女大学生的一种侧面深化,说明女大学生的灵魂蜕变让人不齿。这样的理解是不错的。那位男生叫葛鑫灿。他对很多问题的思考一针见血,而且课堂发言踊跃主动。似乎殊途同归,我还是抛出了我的预设,同学们豁然开朗:同情、祝福——唾弃。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第二个美点:意蕴深刻的标题。
1.文中有人少了吗?
2.为什么不说“又少了一个人”,人字在最前面的作用是什么?
(暗设追问: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应该 )
3.“又”字有什么意味?
这个环节深化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小说人物之悲哀,其实正是人物生活的社会之悲哀。
(下课的音乐响起)
第三个美点:回味无穷的结尾。
小说在一句“她已经不认得我了”中戛然而止。这是我的一声叹息,真是余味无穷。但老师还是觉得还有话要说,你能把“我”心中的话说完吗?
第四个美点:对比式结尾。
你可否把顺叙改为倒叙呢?需要加上一个怎样的过渡段?
第四个美点:精短的故事内容。
还可以从数字角度去读文章:一条人生蜕变的轨迹;两个撼动人心的场景;三个女人……
重点在一至三,后面机动。
(我还是快速地把这些美点做了提示,让学生们课后再细读。)
结课:
同学们,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增加我们的知识,更能丰富我们的情感,陶冶我们的情操,垫高我们的灵魂。这篇小说告诉我们:人格尊严基于我们人生的重要。小丁老师化用感动中国人物洪战辉的一句话和大家共勉:苦难的经历不是博得同情的资本。奋斗让我们活出人格尊严!
思考:是不是学了这篇小说后对路面的乞丐就可以漠然视之呢?
(来源:阅童军国际总会/作者:聂华苓)
责任编辑:文禾